一、安全操作規范
人員準入與防護
培訓上崗:操作人員需通過專業培訓,熟悉設備結構、安全標識及應急流程。
防護裝備:進入試驗室前穿戴防靜電服、絕緣鞋、護目鏡及手套,避免直接接觸高低溫或高濕環境。
禁止物品:嚴禁攜帶易燃易爆物、腐蝕性液體或食品進入試驗區。
環境安全監控
實時監測:通過控制面板或遠程系統監控溫濕度、氧氣濃度等參數,異常時立即停機檢查。
緊急裝置:熟悉緊急停止按鈕、滅火器、應急照明及排風系統的位置與操作方法。
電氣安全
接地保護:確保設備接地良好,避免漏電風險。
電壓穩定:使用獨立電源或穩壓器,防止電壓波動損壞設備或影響試驗結果。

二、步入式恒溫恒濕試驗室的操作流程
啟動前檢查
外觀檢查:確認門封、觀察窗、照明系統無破損,排水管道暢通。
傳感器校準:定期校準溫濕度傳感器,確保數據準確性(建議每半年一次)。
水路檢查:檢查加濕器水箱水位、水管連接是否漏水,避免短路或設備損壞。
參數設置與運行
階梯式調控:避免溫濕度驟變(如從-40℃直接升至85℃),應設置階梯式升降溫曲線,防止樣品損壞或設備過載。
均勻性優化:通過內置風扇或循環系統確保試驗區溫濕度均勻,偏差控制在±2%以內。
數據記錄:啟用自動記錄功能,保存試驗過程中的關鍵參數(如溫度、濕度、時間),便于追溯與分析。
停機與維護
自然降溫:試驗結束后,先關閉加熱/加濕功能,待設備自然降溫至室溫后再斷電,延長壓縮機壽命。
清潔保養:定期清理冷凝器、蒸發器及排水口,防止灰塵堵塞或霉菌滋生。
長期停用:排空水箱、切斷電源,用防塵罩覆蓋設備,避免零部件老化。
三、步入式恒溫恒濕試驗室樣品管理要點
樣品放置規范
均勻分布:樣品間保留足夠間距(建議≥10cm),避免遮擋通風口或影響溫濕度傳遞。
固定裝置:使用專用托盤或支架固定樣品,防止試驗過程中移動或傾倒。
預處理與恢復
預處理:試驗前將樣品置于與試驗室相同的溫濕度環境中穩定24小時,減少初始狀態差異。
恢復處理:試驗結束后,按標準流程(如逐步升溫/降溫)將樣品移至常溫環境,避免熱應力導致開裂或變形。
特殊樣品處理
易燃易爆品:需單獨隔離試驗,并配備防爆型溫濕度控制系統。
生物樣品:嚴格遵循無菌操作規范,試驗后立即進行滅菌處理,防止交叉污染。